10月22日—23日,以“科技创新,智启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山东省普通高中技术学科“启成”交流活动,在济南市章丘区第五中学举行。 山东省普通高中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地市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基地学校领导及教师代表一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章丘区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延军,章丘五中校长万传兵分别致开幕词及欢迎词。会议由济南市教研员周燕主持,山东省信息技术教研员孙波参加活动并做主题发言。 
本次活动通过学科基地建设成果经验分享、专家报告、课堂教学展示与深度研讨,全面展示了山东省高中技术教育的改革成果,为未来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 典范分享:学科基地亮出“特色名片” 在学科基地建设成果经验分享环节,章丘五中、威海一中、聊城三中、平邑一中、单县一中、滕州五中6所省级学科基地学校分享了他们的建设“秘籍”。各学校围绕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建设、成果辐射等核心维度,兼顾普惠性与个性化,分享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张张闪亮的“特色名片”,充分展现了山东省技术学科基地建设的深度与多样性,为全省学校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可推广的路径参考,也为我市技术学科发展提供了样本。 课堂实战:精品课例演绎教学新生态 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四节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展示。来自一线的4名骨干教师分别带来了《算法及其描述》《数据编码》《探秘人工智能》以及《小型信息系统组建》课例。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小组协作、动手实践、思辨质疑,真实展现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工程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创中学”的理念,将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深度教研:专家点评共促教学提质 在课例研讨和点评环节,山东省高中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菏泽市教研员吕富蕾、淄博市淄川区学科带头人郑珂、济南市教研员周燕、滨州市教研员朱琳4位老师分别对4节课例进行了评析。他们不仅肯定了课堂中的创新亮点,更就教学目标的精准设定、课程目标达成度、项目任务的挑战度、学生参与深度、核心素养落实以及学生思维可视化的引导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引发了在场教师的深度思考。这种“展示+精评”的模式,引领与会教师从“听热闹”走向“看门道”,实现教学反思与能力的共同提升,被教师们称为“最解渴、最受益”的环节。 前瞻引领:专家报告擘画学科新蓝图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信息技术教育如何转型?本次活动特邀高中信息技术课标组核心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锋教授作《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信息科技课程的创新与发展》主题报告。报告从课程顶层设计角度指出,技术学科正从“工具使用”走向“思维培养”,教师需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点燃者和跨学科项目的设计者。报告明晰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科逻辑和课程结构,为与会者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与评估框架。 
山东省教科院信息技术教研员孙波带来报告《高中人工智能教学策略》。他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教育生态分析出发,详细解构了人工智能进课程的问题与思考,技术学科如何重构课程内容、变革教学方式,以及教师如何应对挑战,实现专业发展的新跨越,现场反响热烈。“专家报告解决了我们教学中‘为何做’与‘怎么做’的核心困惑,理念前沿,方法落地。”来自阳谷二中的张继梅感慨道。 
共赴未来:山东技术教育开启新篇章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成果的展示会,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会和行动的启航会,充分展现了山东省高中技术学科基地的建设成果与创新活力,各学校的特色路径和实践经验为全省高中技术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构建起“校际互助、区域协同”的发展生态,也为我市高中技术学科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引领借鉴,助力全市科技创新人才的加速培养。(中小学信息科技(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