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新学期伊始,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举行特殊教育“新课堂”实施交流研讨活动暨2025年度教研工作会。各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市学科教研组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第一环节,交流研讨了特殊教育“新课堂”的模式与样态。济南市黎明学校李杰以“智慧碰撞 新课堂展新颜”为题汇报了学校培养新人、研究新路径、普特融合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借助一节手工课,形象地展示了普特融合的教研样态。济南市育园学校屈婷汇报了学校开展的“一体、两翼、三融合”教学新举措,通过灵活、多元的方式满足特殊教育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拓宽特需学生参与学校教育的时段,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及家庭和社会资源的整合。济南市长清区特殊教育学校韩靖华展示了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的做法,包括教学引入VR技术、在线互动等现代教育手段,普特携手开展联合教研,开发主题单元特色课程,聚焦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济南特殊教育中心王玉玲围绕构建“新”课堂、培养“新”教师、践行“新”理念、赋能“新”发展的路径,展示了学校“四阶一体”生长型特教教师培养模式,该模式入选《中国教育报》“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100个典型案例;打造智慧课堂与智慧教研活动,推动新课堂理念的实施与深化;搭建展示锻炼平台,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助力。 第二环节,市教研院范心胜解读了我市特殊教育工作要点的基本思路、主要抓手和具体活动安排,倡导各学校牢固树立“品牌与规范”意识,关注全国特殊教育实验区各项改革与任务,积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和融合教育。最后,统一发放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为我市特殊教育赠送的教学指导用书。 年初,济南市申报首批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成功。本次会议明确了在国家实验区建设指引下的教研思路,明晰了教研路径,为探索特殊教育教学新样态、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特殊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