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新闻 > 教研新闻

高中人工智能教学的实施路径探索

——————济南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举行“面对面”培训暨教科版教材培训活动
浏览次数:  时间:2025-06-03  [ ]

自2017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至今,“人工智能”一直是我市中小学信息科技(技术)重要的教研主题。为扎实推进人工智能在高中学段的教育教学,进一步明确教学方向及实施路径,济南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于5月21日在章丘五中组织“面对面”培训暨教科版教材培训活动。活动以“人工智能主题教学”为核心,通过专家报告、课例分享、技术培训三大板块展开深入研究。全市各高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共计180余人参加培训,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路径与新策略。

活动伊始,章丘五中校长万传兵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学校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省级教学基地的建设成果,期待通过专家引领、课例研磨、教材解析等多元形式,打造学习共同体,共同探索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教育提质增效的新路径。

专家引领,指明人工智能教育路径

在专家引领环节,山东师范大学鲁燃教授作了《中学阶段人工智能教育路径探索》的主旨报告。鲁教授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背景、跨学科特色,结合山东师范大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开展情况,提出大中小学贯通的“理解、应用、创造”三阶能力水平。并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方法、评价建议等角度对中学阶段人工智能教育提出了路径指导。在报告中,鲁教授提出中学人工智能教育应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学生发展需求及教育自身发展需求,理解人工智能本质,剖析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教育的交叉融合点,积极创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展教学,并注重人工智能伦理教育。鲁教授最后介绍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示范项目案例,包括语音识别、文本识别、图像识别等,为参训教师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

课例展示,探索人工智能教学实施

济南市章丘区第五中学刘瑜老师和山东省实验中学丁延霞老师分别展示了《探秘人工智能》和《个性化智能体的设计与搭建》两节精彩课例,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展现了人工智能在高中课堂中的落地实施。

刘瑜老师从人工智能的相关概念、应用领域及发展新趋势带领学生探秘人工智能,结合智慧校园示范校,从身边案例入手,引导学生实践学习人脸识别,体验感悟人工智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丁延霞老师引导学生在了解智能体概念的基础上,借助coze平台以零代码的方式搭建了个性化智能体。学生通过需求分析、搭建智能体、测试与发布三个环节完成了各类主题的智能体的搭建,有智能问答的学习伴侣,有心理咨询的高中生心灵导师,有设计一日三餐的高中生健康顾问。通过实际操作与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智能体开发的基本技能,更深入理解了人工智能的运行逻辑和应用潜力。

在评课研讨环节,济南西城实验中学王玉麟老师和山东省实验中学毕琳琳老师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评议。他们介绍了参与两节课备课研讨的心得体会,并从高中人工智能教学的目标确立、落地实施及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分享了教研思考,获得与会教师的高度共鸣。

专业培训,共话教学策略

在专业培训阶段,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王爱胜作了《高中人工智能主题教学实施策略》专题报告。王老师讲到了数据、算法、算力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作用,阐述了从编程代码向程序与AI的数据处理算法进阶,从语法向算法蝶变的教学主张,提出了验证、探究、创新的研究方向,指明中学人工智能教育应从知识生成向过程生成进阶,最终落脚到思维生成,为老师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指导。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教研员孙波以《Python编程实现神经网络》为题,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这一环节聚焦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技术:机器学习与人工神经网络的Python编程实现,指导教师深思学科教学本质,深挖技术背后的数学与技术原理,切实提升专业素养,提高课堂实践能力,为全体教师指明了学科教研方向。

总结展望,聚焦专业成长

活动尾声,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信息技术教研员周燕对本次培训进行了全面总结,重申了人工智能教育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性,并鼓励教师们将所学内容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济南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未来将积极应用培训成果,助力济南市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发展。(中小学信息科技)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